《道士塔》读书笔记
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,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,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。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道士塔》读书笔记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《道士塔》读书笔记1蓝蓝天空,白白云,每每想起余秋雨《道士塔》,心中不免有些寂寞,又有些憎恨。
莫高窟大门外,有一条河,过河有一溜空地,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。在道士塔中曾经住着一位姓王道士,他是敦煌石窟罪人。
当各国艺术家都在创作他们举世杰作时,古老敦煌文化正在王道士手上一步步走向深渊。
他,一个道士,因为看不惯雕像、壁画,就找人将雕像砸碎,将古老文化变成几个怪模怪样天师灵官;将“唐代笑容,宋代衣冠”都涂成一片惨白。
虽然“藏经阁”是王道士发现,但他却没有将这宝贵文化遗产留下来,外国人一点钱、商品就能换回几大卷在现在可以算得上无价之宝经书。
“1910年10月,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俄国商品,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;1909年5月,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、5箱织绢和绘画;1911年10月,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像低价换取了300万卷写本和两尊唐塑;1914年,斯坦因第二次又来,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、600多卷经卷……”这是在文中写到,令人惊讶不仅是用那样低廉价钱换走了一大批经 ……此处隐藏11166个字……的心与年轻的诗人一同活跃着。决斗这一高贵的字眼或许不适用于额尔金勋爵这一卑鄙的robber(强盗),但对于极富“实干精神”的西方学者们,这是中西方最响亮的文化碰撞,如果能发生的话。
中国是穷,可不至于运送书籍的费用都凑不出来;西方思想和科技是发达,可不至于自诩理解能超越瑰宝缔造者的后人。
秋雨恨,他说敦煌学研究院的专家们也在恨,所以扎进去一钻几十年。我想,这里的恨,是遗憾。愤怒不是学者应长期保持的情绪。所以,恨得狠,是遗憾得深,想要去改变未来。
此章写罢,秋雨必回平息勃起的青筋,抚一抚额,不再长吁短叹,将视线转向窗外的远方。那里一定漾浮着一抹红霞,分不清是黄昏的余晖还是朝阳的新华,但这目光的焦点,聚集在浩浩汤汤的中国(时代)文化大潮上。
《道士塔》读书笔记15读完《道士塔》一章,我的心情有些沉重。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,就被这个王道士给毁了。
他是莫高窟的罪人吗?其实这只是古代农民对文化的不解。就如余秋雨在文中说的:“偌大的中国,竟存不下几卷经文!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,我有时甚至想狠心地说一句:‘宁肯放在伦敦博物馆里!’”这说明,并不是王道士一个人在糟践祖先给我们的馈赠,可能是全中国!他们不懂文物,不懂文明,中国的官员们,难道连一点小小的运费也不愿意出?
确实,洞窟文献不是也确有一批送到了京城吗?但是正如余秋雨所说,送到京城的寥寥无几。而那个无知的王道士,仅用少许金钱,就让外国人运走了一批批的文物。
我去过莫高窟,能参观的已经不多了,但是那些存留下来的壁画依然那样美丽。原本莫高窟有近500窟,如今呢,经过各种途径,盗走、抢走的文物不计其数。
我也只能说:“我好恨!”